2015年3月24日星期二

人性兽性难分辨 ?




                                                                 
        偶然在网络上读到这样的一段话:“你能分得清你心中的人性与兽性吗?人类伦理的基础,来自于对人性的思考。罪恶的延续,源于两性的纠缠不清。做禽兽容易,做人难,因为人性本身就高于兽性。所以常常有人说,简单才能快乐;因为‘做人’确实很难,而做一个本能的人,却很简单快乐。

        高等的价值满足人性,低等的价值满足兽性;所以才会有人永垂不朽,而有的人却灰飞烟灭。有的人死了,依旧左右世界;有的人活着,却早已堕入轮回。”

        先看看“兽性”吧。中国九江发生过这样的事:卅多个职工在煮一锅被毒死的狗肉吃。正准备吃时,赛虎(狗名)嗅出肉里有毒,拼命吠叫阻止人们去吃。但人们不明白,以为它也想吃,就抛几块给它。赛虎不吃,只是不停地吠,甚至开始哀嚎。

        最后,在人们执意要去吃时,赛虎流着泪,一声悲号,吃掉了地上的肉,当场中毒而死!心存怀疑的话,不妨到九江市贺家山陵园,凭吊一下那座“义犬救主”的雕像。

        一个斗牛士在一场斗牛中突感身体不舒服,而坐在场边休息;第一个赶到他身边的却是,刚被他刺了好几剑的斗牛,默默地看着他!(眼中并无敌意)

        有人在问,到底谁才是禽兽呢?

        再来看看“人性”又在哪里?中国报章曾有此报道:“少女自杀,围观者众。两民工下水救人,因为救得不及时,少女已经死亡!”

        民工兄弟失声痛哭,问周围的人群:“为什么不早点叫我救人?”请记住他那“痛苦、无奈、自责”的眼神!也希望大家记住这类可爱又可敬的普通人。从他们的身上,或许你还可以找到冷漠社会中的“人性”!人人都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的话,人间才会有“温情”呀!

        还记得“魏颗结草”的报恩典故吗?春秋战国时,晋国大夫魏武子病重时,曾嘱咐其子魏颗,在他死后将无子的爱妾祖姬改嫁。但在临终时,却又改说要她陪葬!魏颗不照办,而是让祖姬改嫁了。其弟责问他,魏颗回道:“人在病危时神智已是混乱不清,我嫁此女,乃根据父亲神智还清醒时的吩咐。”

        后来魏颗率晋军与秦军激战时,有一老人以草结成网绳,将秦将杜回拌倒,而被魏颗所擒,晋军乃得大败秦军而回。原来老人是祖姬已逝之父,为报恩而现身也。

        此乃古人所为,很有“人性”的味道;今之贪婪之徒,常“反其道而行”,利用“神智不清”之便,大玩其“狸猫换太子”的勾当;少了古代包青天的铁面无私,那结果自然是“心想事成”,功德圆满了!只不过,送走一个又一个,这“百善之先”的滋味,不知又如何?至于那“情比金坚,爱相随”的美誉,更是上天至高无上的“恩典”了吧?!

        谈到这里,不知你对“人性”与“兽性”是否分得较清楚些,还是越搞越糊涂了?

        不必摇头叹息,有人又在喃喃自语:人在做,天在看






23.03.201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