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6日星期四

《烟雨桂林》补遗

在阳朔过夜的那一晚,旅行团员每人花了两百元人民币去观赏大导演张某人等的大制作——《印象•刘三姐》,一场在漓江畔由六百多人参与的“实景”演出。由于我们这些“番邦”之子的艺术眼光太差,欣赏完一个多小时的表演后;我们实在看不出,宣传片上有位中央电视台记者所吹嘘的,该“杰作”的所谓“伟大”,究竟在哪里?更感受不到一丁点当年电影里那种激励人心的“刘三姐精神”。除了场面大、演员多、高科技、有实景剧场外,人们不知道大导演所要表达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印象”??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有他不同的“印象”,也有加以表达的自由。头脑简单的观众只是很不明白,为何在有关刘三姐的作品中,竟会出现一群“美女脱衣”的镜头?还有一个“半裸美女”在半空中“摇也晃也”的大特写?甚至在表演中还响起了西洋乐曲?看来在这伟大的“新时代”里,就连刘三姐也要走国际路线了?换句话说,就连“文化遗产”也须“时代化”,以便跟全世界接上轨?确实够“伟大”得很!

在我们这些艺术门外汉看来,这样的表演,除了依靠高科技、演员多,在一味地制造“大”的气氛外,那内容是十分空洞、苍白的!对我们这些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喜欢听刘三姐山歌长大的人来说,这样的演出实在是大大地破坏了刘三姐光辉的形象。一路来,人们心目中爱唱山歌的刘三姐,就是一个敢于反抗压迫、剥削的代表性人物。她那敢骂莫老爷管家“你是财主桌下狗”的骨气、傲气,绝不是那些奴颜婢膝的大大小小“奴才”所能理解的。结果就把“骨气”当“霸气”了,可怜!

提起那部在1961年摄制的电影《刘三姐》,许多老一辈的人应该都还记得,当年该片在诗巫皇宫戏院放映时,那种万人空巷的盛况!更“有趣”的是,当时有人因挂标语布条之争,正在进行抵制该戏院的活动;结果却因刘三姐影片的“魅力”无法挡,而告不了了之。另一方面,原本观众已经只剩小猫二三只的戏院,却又告“起死回生”;场场爆满,座无虚席,连映了好几个星期!可见当年刘三姐山歌深受群众欢迎的程度。彼一时,此一时;设或“刘三姐”重临,不知还能吸引到几只“年轻的”小猫?

影片一开始,被恶员外砍藤落水、顺着漓江漂流的刘三姐,口中唱的就是,“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即可见其为人的一斑。影片以喜剧收场,让刘三姐与阿牛哥“有情人终成眷属”,那是编剧人迎合观众的口味,给大家带回一个好心情。据导游告诉我们,有文字记载,其实他们最终是被财主双双淹死在江里,作了苦命鸳鸯!

有些披着“艺术”外衣的文化资本家,捞金有术,却还要利用刘三姐的招牌来“招摇撞骗”以“吸金”;结果却又来如此地“恶搞”刘三姐,实在是可恶得很!令人愤慨!但转念一想,今天的一些资本家与古代的财主,本来就是“同一家人”;他们若对刘三姐有好《印象》,那绝对是天下第一奇闻了!想靠他们去宣扬刘三姐精神,那不更是异想天开的天方夜谭吗?!

16.07.2009

1 条评论:

  1. No doubt China is no longer a Maoist Country anymore. It is fast changing to a economically capitalist Country though you may hardly recognize it and nor do they want to admit it. In a modern Capitalist society, money talks and comes first and so gone are the days of old theories and doctines which are more often than not mere window-dressing. I am not saying it is bad to go Capitalist in economy but you cannnot deny that the former Socialist Countries have found they would just have to reform their policies to survive much less prosper. So you must not try to remain fixed to the Liu San Jie era or values.

    回复删除